- 蔚露;牛自勉;谢鹏;林琭;刘松忠;孙明德;
【目的】对玉露香梨成龄树进行人工授粉试验,探讨不同授粉处理组合对玉露香梨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山西省及我国丘陵山地玉露香梨标准化授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玉露香梨成龄树为试材进行人工授粉试验,比较了不同授粉品种花粉和不同授粉填充料处理对坐果率、梨果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人工授粉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幼果期坐果率,其中授粉组合“杜梨花粉+石松子填充料”授粉组合的平均坐果率最高,达44.2%,比对照增加13.7%;“杜梨花粉+松粉填充料”组合次之,坐果率为42.8%,比对照增加12.3%。同时,授粉处理也显著提高了成熟期的玉露香梨果形指数和端正果率,促进了玉露香梨果面花色苷发育,降低了果面叶绿素含量,增加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改善了果实风味品质。【结论】试验结果可为山西省及我国丘陵高原玉露香梨标准化授粉提供技术依据。
2025年05期 v.6;No.35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 许瑛;徐学里;杨俊翔;包东东;李娟;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阿克苏红富士苹果套袋与不套袋果实在不同采收期微量元素及糖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以期为阿克苏苹果适宜采收期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红富士果实生理成熟前到过熟期定期采样,对苹果中的矿物质元素钾、钠、钙、镁以及糖类物质葡萄糖、果糖、蔗糖、山梨醇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套袋红富士果实中钾、钠、钙含量在特定采摘点上分别比套袋果实高25.6%(10月30日)、72.1%(10月22日)和17.2%(10月30日),而套袋果实中镁含量较不套袋果实高29.7%(10月22日)。糖类物质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呈现先上升后趋于稳定或下降的趋势,而山梨醇含量则持续下降。不套袋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分别较套袋果实高23.7%(10月26日)、50.2%(11月7日)和74.5%(11月3日)。【结论】套袋处理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内钾、钠、钙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具有抑制作用,但促进了镁元素的积累,减缓了山梨醇的代谢速率。建议在阿克苏地区不套袋果实的采收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初,此时矿质元素和糖分积累达到峰值、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能较佳;套袋果实的采收期则以10月中下旬为宜,此时果实糖分和矿质元素积累较高,山梨醇含量亦较高,有助于平衡果实品质与贮藏性能。
2025年05期 v.6;No.3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熊清;程嘉宝;吴玉霞;宋玟萱;徐诗琪;张银军;薛大虎;张峰;王春峰;何天明;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库尔勒香梨’果实是否存在膳食风险,并对其进行单因子污染风险指数评估,以期为植物生长延缓剂在香梨上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喷施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缩节胺)的‘库尔勒香梨’果实进行残留量测定。【结果】在各试剂浓度梯度最大处理水平下,多效唑的残留量为0.209 mg·kg~(-1),烯效唑的残留量为0.002 mg·kg~(-1),矮壮素的残留量为0.237 mg·kg~(-1),缩节胺的残留量为0.122 mg·kg~(-1);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均未超出我国GB 2763-2021《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多效唑0.5 mg·kg~(-1),烯效唑0.3 mg·kg~(-1))。【结论】通过单因子环境污染指数及膳食风险评估分析可知,多效唑和烯效唑应用在‘库尔勒香梨’果实上的污染指数低于阈值并且膳食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研究结果为‘库尔勒香梨’安全生产中植物生长延缓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05期 v.6;No.35 10-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 田锋;米孜古丽·买买提;努尔麦麦提·吐拉克;谭慧林;李娟;
【目的】探究套袋与果柄处理对苹果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期为苹果贮运保鲜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富士苹果为试材,设置套袋去柄、套袋留柄、未套袋去柄、未套袋留柄4组处理,测定贮藏期间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等指标。【结果】富士套袋果的单果质量、果径均要低于未套袋果,在去留柄处理后的富士贮藏品质变化情况来看,套袋果的品质下降速率较未套袋处理果实的品质下降速率更快;而未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及果实硬度均高于套袋果,且在去留柄处理后的贮藏期间,前者下降速率较后者快。【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套袋结合留柄处理可有效维持苹果贮藏品质,可为今后苹果优化采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5期 v.6;No.35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 狄红梅;王学府;张春芬;
【目的】针对山西省阳高县杏地方品种资源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加强地方杏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相关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省阳高县的9个杏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15个数量性状和12个质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9个地方品种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63%~45.40%,12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35~1.06。部分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依据15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0.818%;依据12个质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3.177%。对15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将高阳县9个地方杏品种划分出3大类群,第Ⅰ类群表现为椭圆形中果特征,第Ⅱ类群属小果品种,第Ⅲ类群属圆形大果品种;依据12个质量性状将其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为橙色果肉浓香型,第Ⅱ类群为黄色果肉甜味型,第Ⅲ类群为白色果肉特异型。【结论】揭示了山西省阳高县杏地方品种资源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丰富了我国杏树资源的基础数据。
2025年05期 v.6;No.35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 续海红;马冬格;王俊雅;陈续续;李娟娟;苏利恩;田歌;杨凯;
【目的】探究灌水量与黄腐酸钾肥对苹果品质和土壤的影响。【方法】以5年生盆栽八棱海棠/SH38/富士为试材,设置3个灌溉水平(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45%、60%和80%,记为W1、W2、W3)和3个黄腐酸钾水平(0、150、230 g/株,记为F1、F2、F3),共9个处理,每处理3株树(单株为1次重复)。测定分析不同处理对苹果品质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相同灌水量下,苹果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随黄腐酸钾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黄腐酸钾用量下,苹果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随灌水下限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W2F3处理下苹果果实品质各指标最大;相同灌水量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随黄腐酸钾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黄腐酸钾用量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随灌水下限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相关性分析显示,苹果果实品质与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速效钾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结论】在W2F3灌水量配施黄腐酸钾肥条件下,即灌水下限为60%田间持水率、黄腐酸钾用量为230 g/株时土壤养分最高,对苹果果实品质提升效果最好。
2025年05期 v.6;No.35 26-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 古丽巴努尔·阿不都外力;牛莹莹;杨俊翔;李娟;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套袋苹果和不套袋苹果的糖酸含量、硬度、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探讨采收期对套袋果和不套袋果品质的影响,为苹果采收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设置套袋苹果和不套袋苹果两组,根据当地苹果成熟情况和气候情况,从2024年9月28日—11月15日约每4 d采果1次,对采摘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总酸、总糖、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单果质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不同采摘期套袋红富士和不套袋红富士苹果各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套袋苹果在10月中旬硬度降到了7.6 kg/cm~2,总酸含量为2.6 g/kg、总糖含量为10.5 mg/hg、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3.8%、维生素C含量为9.65 mg/hg)、糖酸比为41.6。不套袋果在11月初果实硬度降到7.6 kg/cm~2、总酸含量为2.0(g/kg)、总糖含量为12.0(mg/hg)、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5.4%,维生素C含量为10.0 mg/hg、糖酸比为59.7。同一个采收期套袋苹果与不套袋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最大差异为0.6 mg/hg,总糖含量的差异为0.76 mg/hg、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差异为1.2%,硬度的差异为1.42 kg/cm~2,糖酸比差异为3.4。【结论】在阿克苏地区,红富士苹果套袋处理结合当年的气候变化在10月中下旬采摘,果实口感品质较好、贮藏期较长;不套袋果在11月初采摘会有较好的口感品质和贮藏期。
2025年05期 v.6;No.35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 任红伟;张圆圆;王小耐;杨静娟;李红利;赵牧峰;姬延伟;
【目的】褐斑病是制约甜樱桃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研究旨在筛选抗病品种并评价化学防治效果,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个结果大树品种和12个未结果小树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病斑调查统计抗性差异;选用戊唑醇+代森锰锌+高效氯氰菊酯进行药剂防治试验,分析施药前后叶片病斑数量变化。【结果】结果大树中匈引A、匈引B、艳阳、黄蜜和萨米脱5个品种表现为高抗(病斑数<3个/叶),晚红珠为高感品种(病斑数57个/叶);未结果小树中蜜露和瓦列里抗性最强。化学防治显示,秦樱3号(大树)和塔玛拉(小树)病斑消除率达100%,但匈引B出现“负药效”现象(病斑增加364.3%)。【结论】供试品种间抗性存在差异,化学防治效果受品种特性影响,生产中应结合抗病品种选育与精准用药策略。
2025年05期 v.6;No.35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 韩国彪;杜增生;郑茂生;白育铭;韩晋;刘计生;薛文平;刘韶光;孙超超;张进强;
【目的】针对吕梁枣区面临的品种老化、裂果率高及管理技术滞后等产业困境,应用腐植酸(humic acid,简写HA)生态施肥技术对红枣生产进行水肥调控,以提升红枣的产量品质和抗裂果效果,以及红枣生产的及经济效益。【方法】以吕梁木枣为研究对象,设计HA生态施肥(处理A)、常规化肥(处理B)和不施肥对照(处理C)3组试验,施用高钾复合肥、黑腐酸生物有机肥、黄棕腐植酸钾有机肥及复合防裂剂,系统评估其对枣树生物学性状、抗裂果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HA生态施肥显著提升枣树长势,处理A叶长、叶宽、叶厚分别较对照增加34.0%、28.0%和36.5%,不裂果率达68.36%(较对照提高42.26个百分点),每亩(667 m~2)均产量718.6 kg(增产103.7%)。品质方面,处理A百粒重、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对照提升8.3%和25.0%,每hm~2纯收入达16 494.6元,经济效益显著。【结论】HA生态施肥技术通过腐植酸的特殊功能进行水肥调控与养分时序供给,有效协调枣果发育需求,虽然成本较高,但后期可以通过优化HA生态施肥的精量化配比或研发低成本、高性能制剂提升技术效果,并配套土壤改良措施以增强技术协同效应,实现红枣高效栽培的利益最大化。
2025年05期 v.6;No.35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 张麟童;刘志泰;李祝飞;胡展森;苗德伟;
【目的】为丰富承德当地草莓种植结构,提高四季草莓产量和品质,开展了四季草莓品种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能适应河北承德地区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方法】以6个四季草莓品种为试材,以‘蒙特瑞’为对照,采用塑料大棚高垄双行栽培方法,研究了6个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果实性状和病虫害抗性性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静红’‘京承红’长势强,侧芽、花序、花朵数量多,平均单果质量28 g以上,下果期较‘蒙特瑞’和其他品种早,单株产量达到500 g以上,平均亩(667 m~2)产较对照和其他品种高,果实硬度大、口感好、品质佳,病虫害综合抗性也表现相对较好。【结论】‘静红’‘京承红’适宜在当地推广栽培,可作为主栽品种‘蒙特瑞’的补充或替代品种。
2025年05期 v.6;No.35 46-4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 袁林;巴合提古丽·乌拉力别克;王海珍;马蕊;周守航;吕瑞恒;
【目的】通过研究同纬度地区2个软枣猕猴桃品种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品质特征,旨在优选出适应性强、果实品质优异的软枣猕猴桃品种,为推广软枣猕猴桃产业发展,丰富阿拉尔垦区特色果树品种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方法】以2个软枣猕猴桃品种为试材,通过测定其叶片的生长特性及果实单果质量、总糖、可溶性固形物、黄酮等品质指标,探究2个软枣猕猴桃品种在南疆地区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规律。【结果】2个软枣猕猴桃果实在关键品质指标上呈显著分化,成熟期(9月22日)2个软枣猕猴桃品种叶片性状无显著性差异,‘民大’叶片相较于‘龙城2号’叶片更厚、叶柄更长。果实品质方面,成熟期(9月22日)时,‘民大’果实单果质量相较‘龙城2号’大13.98%。8月4日2个软枣猕猴桃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迅速积累,且‘龙城2号’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相较于‘民大’显著高31.68%,‘民大’总糖含量相较于‘龙城2号’降低了14.7%,‘龙城2号’果实中还原糖含量相较于‘民大’显著高6.8%。成熟期(9月22日)时‘民大’果实中的淀粉含量相较于‘龙城2号’显著高58.10%,‘民大’维生素C含量相较于‘龙城2号’显著高14.18%。2个软枣猕猴桃的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无明显差异。果实发育期间‘龙城2号’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民大’,2个软枣猕猴桃的固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根据主成分分析得出,阿拉尔垦区2个软枣猕猴桃品种,‘龙城2号’果实品质优于‘民大’,较适宜在阿拉尔垦区生长。
2025年05期 v.6;No.35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 梁春莉;王述;于立杰;
【目的】对比不同栽植密度下多主干半圆形和斜拉树形榛树的产量、果实品质、叶片光合特性等指标,探索栽植密度及树形对榛子生长结果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榛子产业化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达维榛子多主干半圆形(2 m×3 m、1 m×3 m)、斜拉树形(1 m×3 m)的果实经济性状、叶片光合及生理特性、枝条组成等指标。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及树形对榛子产量、果实品质等的影响。【结果】榛子栽培密度变小,多主干半圆树形榛果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出仁率有所提高,斜拉树形虽栽植密度大,其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出仁率却最高。斜拉树形果实淀粉、总糖及蛋白质含量均高于2 m×3 m、1 m×3 m栽植密度的多主干半圆形树形。不同树形相比,在不同月份测定榛树叶片的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以1 m×3 m的斜拉树形为最大。多主干半圆形栽植密度降低,叶绿素a含量下降,叶绿素b含量上升,叶片厚度及百叶重逐渐增加,1 m×3 m斜拉树形叶绿素a,总叶绿素,叶片厚度及百叶重最大。不同树形榛子总枝数及成枝能力各不相同。斜拉树形总枝量最大,为197.5条,树势中庸,短枝占比最大为69.8%,1 m×3 m多主干半圆树形树势最强,榛子长枝和中枝形成最多,短枝最少,成花较差。【结论】榛树采用斜拉树形,树体形成扇面,光照效果极好,树体年生长量缓和,枝条多以中短枝为主,容易成花,且提高了榛果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可在生产中应用。
2025年05期 v.6;No.35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 郭晓辉;郭欢;夏俊虎;
尽管种植山杏林生态效益显著,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许多山杏林处于放任生长状态,林间杂灌杂草丛生、病虫害频发、树木枝干枯死现象增多,经济效益低下。为此,从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及修剪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山杏林管理措施。实践表明,应用上述综合管理技术不仅促进了山杏树的健壮生长和结实能力的提升,还显著提高了果实的产量与品质,从而实现了经济价值的有效提升。
2025年05期 v.6;No.35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 刘振涛;
无棣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然而,近年来冬枣枝干腐烂病的频发对当地农业经济构成了严重威胁。详细分析了冬枣枝干腐烂病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及致病因素,并提出了包括增强树势、药剂防控、清除病原以及科学土肥水管理等在内的综合防控策略。生产实践证明,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害发生率,还能显著提高果实质量和经济效益。
2025年05期 v.6;No.35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 赵新宇;赵守万;张国栋;张培云;李贵美;张明;
茌平圆铃大枣因其形似圆铃而得名。2004年,茌平区被命名为“中国圆铃枣之乡”。2006年,茌平圆铃大枣被授予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总结了现有的圆铃大枣加工技术及要点,并指导圆铃大枣加工企业生产,为茌平区发展圆铃大枣经济提供了策略。
2025年05期 v.6;No.35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 柳世峰;
斑点落叶病为真菌性病害,可危害苹果的叶片、嫩枝和果实,尤其叶片受害最严重,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低、品质劣、生产效益低,为此,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控制危害,促进苹果高效生产。
2025年05期 v.6;No.35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 李宁;明国忠;唐仕浩;
桃子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各地都有种植。随着桃系列加工产品的发展,成为种植区域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流胶病是桃树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病害发生后,果实产量降低,品质下降。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及时防治病害,对保护果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桃树流胶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及发生特点、发病规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防治措施。希望为果农在桃树病害防治工作中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6;No.35 75-7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 张淑霞;侯隽;杨露露;杨洁;
早期落叶病是甜樱桃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一旦发病会导致树体叶片提前大量脱落,严重影响了甜樱桃的果实品质与正常生长。从病虫害发生、果园管理、环境因素和树体营养等多个角度切入,系统性梳理和分析了引发甜樱桃早期落叶病的原因。提出了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樱桃种植者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以促进樱桃产业健康发展。
2025年05期 v.6;No.35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 宋新德;
造成果树早期落叶的主要原因有生理性落叶、病理性落叶及害虫性落叶。提出了预防果树早期落叶的方法,包括:园地选择、避免连作、选用抗病树种及品种、建设防护林等科学建园方法,通过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栽培措施提高抗病能力,采取清除病原及虫源,适时用药等方法有效地预防早期落叶。
2025年05期 v.6;No.35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 李静江;
肥料是苹果生产的物质基础,生产中过量施肥现象比较突出,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导致苹果生产能力与所结果实品质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苹果化学肥料减量施用技术措施,内容包括:增施有机肥、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增强树体吸收功能、施用缓释肥料、实行起垄栽培、果园生草、土壤调理、树体调节、减少肥料无效消耗等。该技术应用在苹果生产中可减少化肥的用量,维持苹果产量、质量和效益不减,达到了提质增效的效果。
2025年05期 v.6;No.35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 李华;
分析了果树药害在芽、花、果、叶、枝等器官的典型症状,包括僵芽枯死、落花落果、叶部斑枯、果实锈斑及枝干褐变等。结合生产实际,明确了农药品种选择不当、制剂质量缺陷、使用浓度超标、混配不合理、环境胁迫及除草剂漂移等主要致害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精准选药、规范施药、科学混配、环境调控等综合防控策略,并针对不同药害类型制定了叶面清洗、中和解毒、营养补充、树干注液及适度修剪等应急修复措施,为果园药害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025年05期 v.6;No.35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 杜海燕;王定仙;吕景丽;
现代果园病虫害化学防治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对症(虫)选药,依据果树生产实际情况选药;休眠期铲除性药剂施用与关键期针对性药剂施用相结合;通过选择最佳用药时机和施药方法实现精准用药,依天气情况施药、交替用药、科学混配、联防联治等手段实现高效防控。
2025年05期 v.6;No.35 90-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 杨学民;
重点调查了陕西商洛市的桃品种资源,结果表明,商洛分布有19个桃品种资源,其中当地农家品种14个,引进品种5个。经长期生产实践,有4个鲜食品种品质优良,经济效益显著,分别为:商州区六月桃、商州区冬桃、洛南县冬桃、山阳县通身红桃、镇安县六月桃,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5年05期 v.6;No.35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 路珰珰;同坤;
大樱桃树体高大,生产管理不便,进行矮化栽培可有效地降低樱桃园管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大樱桃进行矮化栽培具有成花容易、进入结果期早、前期产量上升快、管理方便省工等优点,但在生产中易出现根蘖苗、树势早衰、结果部位外移、果园郁闭,根癌等问题,影响生产效益的提高。根据生产经验,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以保证大樱桃树体健壮生长,提高结实能力。
2025年05期 v.6;No.3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